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

只有今春相伴在,花前剩醉兩三場。

贈夢得(唐‧白居易)

心中萬事不思量,坐倚屏風臥向陽。
sim tiong bān sū put su liông, tsē uá pîn hong ngōo hiòng iông
漸覺詠詩猶老醜,豈宜憑酒更粗狂。
tsiam kak ióng si iû ló tshiú, khí gî phîn tsiú kìng tshoo kông
頭垂白髮我思退,腳蹋青雲君欲忙
thâu suî pe̍h huat gōo su thuè, kha thap tshing ûn kun io̍k bông
只有今春相伴在,花前剩醉兩三場。
tsí iú kim tshun siong puānn tsāi, hua tsiân thīn tsuì lióng sam tiông
夢得,劉禹錫的字,白居易共劉禹錫,兩人歲數相仝,趣味相合,tiann7-tiann7(迭迭)往來唱和,人稱「劉白」,ui3(由)贈夢得三首會使概知兩人深厚的情誼,咱人的一生若有一個這種貼心知音的朋友,按爾,人生就無白走一tsua7(遭)。。
「台語文」

今a2(也)日欲來講第一首內面的「老醜」共「剩」字。
台語講,一個人tsin(甚)tshiau3-lau7,教育部字典寫「臭老」,這略啊有較「粗魯」淡薄矣。若,改作「醜老」,是不是較「文雅」啊!「醜」中古漢音tshiu2, -iu尤韻可以為-io, -oo,-au. 所以tshiu2->tshau2,注意看,「醜老」就是頂面詩句內「老醜」的顛倒語!
koh(更)來!「剩」tsia7(茲)的釋義不是「餘」,而是「多」。它是俗字,{與人 hong5}佔用的正字是「」字,兩個字的音攏相仝,ㄕㄥˋ sing7. 形符從「貝」,聲符從「朕」ㄓㄣ ˋthim6 或是tin6。
賸: 物相增加也。从貝朕聲。賸增曡韵。以物相益曰賸。字之本義也。。一曰送也,副也。《註》徐曰:今俗謂物餘爲賸。古者一國嫁女,二國往媵之,媵之言送也,副貳也,義出於此。《左傳·成八年》凡諸侯嫁女,同姓媵。
m7-tsai7-iann2(不知也)什麼時tsun7(辰),音變成sing7,字to7(就)hoo7(與)「剩」借去到現在!
所以,咱嘛欲發這個上古音,要從「賸」,不是從「剩」。啊「賸」字要從「朕」,tin6, 這音可以轉成thin6,從「賸」字衍生出來的兩個字「媵」ing7 從女,「幐」ting5 從巾,前是「陪嫁女」,後是兩頭擔物的「布囊」。玉篇曰:「兩頭有物謂之幐擔」。台語唸謠,「三月三,桃子李子thin7頭擔」。這字thin7,現在的人理解為「均勻」的勻,所以,教育部借「伨」這個會意字,它語義底層的意思是,添加物品予兩邊in7-thin7(勻等)。所以,許成章先生認為應該是「等,稱」這兩個字。潮州話裡面「等」有th-跟-in的音素,講夫妻在炕床上thin7-thau5頭-khun3睏,這thin7應該是「」。但是「thin7頭擔」,用「」,「」字應該也是合理。
「以下為中文」
在教育部的thin7 「伨」還有其他釋義。
1. 婚配。例:姑表相伨 koo-piáu sio-thīn(姑表之間的婚配。古人認為這樣是親上加親。) ,這個有加乘的意味,所以通「媵,賸」字
2. 支持,贊助。這個語意等同「」字。這個字原本沒有這樣的意思,是近代人的用法,所以這個「挺」字,應該也是「」字的假借。
3. 計較,這也是從計重,計物延伸而來,「大人伨囡仔,人會笑。Tuā-lâng thīn gín-á, lâng ē tshiò. (大人和小孩子爭執,人家會笑。),這字可以使用「等,稱
台語的「剩餘」,叫「tshun」, 說來好玩,它採用的字跟上面的字群很像,「賰」tshun2,《玉篇》賱ㄩㄣˇ賰ㄘㄨㄣˇ,富有也。義是不合,不過採從貝,春聲,確實符合後造形聲字的規矩。
中文的「剩餘」就幾個字「剩,餘,殘」,剩如果從「賸」可以有tin音,殘 tsan5 音,這兩個字有一定的音變可以為tshun音。《新唐書·卷二○一·文藝傳上·杜審言傳·贊曰》:「殘膏賸馥,沾丐後人多矣。」,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三折》:「我叫化了些殘湯剩飯,送與孩兒每吃去。」台語說tshun菜,tshun飯,用「殘菜,剩飯」應該每一個人都看得懂。

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脫窗

透過王昭華紹介,看到鄭順聰先生的大作, 台語神怪連載小說「挩窗去弄險」, 真正好,有台語原文,下面kok(復)有中文翻譯,而且,台語詞彙用紅字作記攏連過去教育部閩南語字典,e-tang3(會當)互相參看,na7(若)看無,ma(也)有講古錄音檔,伊講hoo7(與)你聽。伊的主角名叫挩窗,「挩窗」咱先來加以正名一下。
台語的「鬥雞眼」,抑是「斜視」的講法:thuah-thang。thán-tshua̍h-ba̍k, ui3-tsia7(由茲)推斷,thuah音是 tshuah8(斜)的訛音。thang 是 bak(目)的同義字,中文的斜視,是目tsiu(珠)仁走歪去。目珠仁的中文是「瞳」字,ㄊㄨㄥ ˊ,中古漢音tong5, -> thong5->thang5->thang. 的音變。
所以, thuah-thang 教育部寫「挩窗」,啊這個「挩」是「脫」的異體字,兩個攏毋合義!
古字典記載,兩字ti7(在)說文解字,一字在玉篇。
說文,目部:
1.䀺ㄔㄡ :眣也。从目攸聲 thiu。
說文,目部:
2眣ㄉㄧ ㄝ ˊ,ㄊㄧ ˋ:目不正也。从目失聲。thit, that.
目部:
3. 目+剌ㄌㄚ ˋ,lat《玉篇》目子不正也。
前兩字,罕用字,後一字,後造字,三個攏跟聲母th-有關聯。第二個「眣」字,發that白音時,有機會轉成thuah音,而且這個音e7-sai2(會使)用電腦phah(拍)出來!
thuah-thang,ma7也有可能是一種「雙聲聯綿詞」!後者「thang」音,有書證:《南史•陳新安王伯固傳》:“(伯固)目睛揚白。”),揚白是指揚白穴在眉上一寸,意思是斜白眼;“精”(漢•高誘注《呂氏春秋•仲春》:“生子必有喑躄精狂痴之病。”),意思是眼睛斜視。這個「通」字的解釋在《釋名‧釋疾病第二十六》:「眸子明而不正,曰視,言通達目匡一方也。」,所謂「通達目匡一方也。」總感覺是一家之言,如果是採用「雙聲聯綿詞」的觀念來解釋,總是比較「較通」。
若,「窗」字代表眼睛,是近代的講法,字典只有收「靈魂之窗」一詞!
總結,thuah-thang, 的字應該是「眣瞳」抑是「斜瞳」抑是「眣通」!

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常笑世人語虛誕,今朝自見火中蓮。

比紅兒詩 其三十五(唐‧羅虯)

雕陰舊俗騁嬋娟,有箇紅兒賽洛川。 常笑世人語虛誕,今朝自見火中蓮。

比紅兒詩,為晚唐詩人羅糾描寫官妓杜紅兒的七絕詩組,總計一百首。作者自序: 「『比紅』者,為雕陰(故城在今陝西富縣北)官妓杜紅兒作也。美貌年少,機智慧悟,不與群輩妓女等。余知紅者,乃擇古之美色灼然於史傳三數十輩,優劣於章句間,遂題『比紅詩』。」 後世對其評價不高, 管世銘選七絕時宣稱只「收其一,此外當付之秉炬矣!」 今天因為要談「虛誕」一詞,所以將第三十五首拿出來。
先講「」字,說文:《說文》大丘也。《集韻》古者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丘謂之虛。《說文注》虛猶聚也、居也。引伸為虛落。今作墟。台灣的童蒙書,千字文,裡面有一段。
pah puann sing lí to thâu lōo百般生理多頭路, iā ū tsē tiàm kah khui phòo 也有坐店佮開舖, iā ū hù hi pâi ke lōo 也有赴墟排街路, iā ū kóng kóo thiah jī sòo 也有講古拆字數, iā ū khan koo kah lo̍h phōo 也有牽罟佮落廍。
赴墟:趕去市集。逐個月約定時日做現場買賣的所在,比如夜市仔、籮仔筐會、牛墟等等。較有名像鹽水牛墟(每月1、4、7)、善化牛墟(每月2、5、8)、北港牛墟(每月3、6、9)。
這個字後來轉成空虛的虛字。由 六虛,《易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的位置。因爻有陰陽,每卦之爻變動無定,故爻位稱「虛」。引申空無,不實,徒勞等義。
誕的複字詞,計有「荒誕」,「虛誕」,「誑誕」,三個詞彙意思都一樣,具有「誇大」跟「不實」的元素,來看「荒,誕,誑」這三個字。
: 又大也。《詩·周頌》天作高山,大王荒之。《書·益稷》惟荒度土功。 這個字的源字為 (巟) ,水廣也。引申爲凡廣大之稱。 从川亡聲。《易》曰:“包巟用馮河。”呼光切 hong,這字又可以唸ham3,閩南台語有一句俏皮話,「荒唐無影宋」,後面三個字是好事者加上去的,意思是唐宋多鬼怪無稽之記事,本意即是「子虛烏有」,這字「荒」不念hong, 而是念ham3,而這個音,又跟「」同音,「譀」,誕也,兩字同義,可能是這樣,互相借用音義,「荒誕」,為兩字組合之同義複詞。說到這裡,要另外說台語的另一個詞,就是說夢話,叫「ham3-bin5」,這個「ham3]字,是「詤ㄏㄨ ㄤ ˇ」字,它的音符重定向至「」字,古同「」字,兩個字音符也相同,所以,這個「詤」字原本切音是hong, hong2,也有可能被唸成ham3音,故 「ham3-bin5」,其實是「bin5-ham3」的倒置詞。「眠詤」->「詤眠」。「詤 字」,是由言,亾,(𠃊人),儿丨組成,此字顯然罕用,現今由「」字取代。教育部字典採「陷眠」,乃一記音詞。廣韻中紀錄有兩個字,一個是後造字「寐字,未改成含」,一個是借音字「言+㬎」,「㬎」字即是「顯」字,音hian2,釋義:寐中言語。但很顯然都不是本字。
ㄒㄧ ㄚ ˋ: 1.欺瞞、欺騙。 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四八齣》:「則道畫幀兒怎放的個人迴避?做的事瞞神諕鬼。」 2.恐嚇、使人害怕。 如:「別諕我,我可是吃軟不吃硬的!」 元·關漢卿《望江亭·第四折》:「諕的他半晌只茫然,又無那八棒十枷罪,止不過三交兩句言。」 同「」、「」。《唐韻》《集韻》乎刀切,音豪ho5, hau5。《說文》號也。《集韻》或作譹。又《玉篇》火訝切《集韻》《韻會》虛訝切,音罅ha3。《類篇》也。又《訛習諸字》「諕」原與「嚇」同,音罅。今諕嚇誤虎音。
ㄏㄨ ˇ虛張聲勢來威嚇別人。 這個字跟「諕ㄒㄧ ㄚ ˋ」字一樣,原義都是虎聲,或著哀嚎聲,通「號」。這兩字的中古切音都是ha3,跟「嚇」同音,《莊子·秋水篇》鴟得腐,鵷雛過之,仰而視之曰:。《註》司馬云:怒其聲,恐其奪己也。所以,他有兩個意思,原義是「虛張聲勢來威嚇別人」,這個有「欺瞞,呼弄」的含義,另一個是「驚嚇」人的嚇。近代,兩字分流,前者由「唬」字取代,後者由「嚇」字取代,台語分別發「hoo2」,後者「ha2」,這個「hoo2」音藉「虎」作為音符,後造為「唬」或「諕」字,那它的源字呢?個人認為它是「虛」字或者「荒,謊」字。先說虛字,有「虛誕」一詞,虛偽荒唐。《後漢書·卷二八上·桓譚傳》:「非有奇怪虛誕之事,蓋天道性命,聖人所難言也。」,虛的中古切音為hu,u->oo,如娛gu5->goo5, 斧hu2->poo2,而虛跟虎兩字有共同的部件「虍」虎文也。象形。凡虍之屬皆从虍。荒烏切 hoo2,故兩者有可能同音。再來說「荒或謊」字,hong->hoo,如捧hong5->phoo5,此字有「大,不實」的意思,台日字典紀錄:『五角做一khoo 要(beh)「hoo2」人』,『「hoo2」秤頭』等兩語,前者為「誑」人,後者為「不實」秤重,皆接近「虛」,「荒」,「誕」等義。故,此字源字可為「」字,但字隨音轉,在現代卻是要採用「」或「」字。
tan6, tan7。 《說文》詞誕也。《徐曰》妄為大言也。《廣韻》也。《書‧無逸》乃逸乃諺旣誕。《蔡傳》誕妄。《孔傳》欺誕。《史記‧扁鵲傳》先生得無誕之乎。
:《唐韻》居(ku1)況(hong3)切《集韻》《韻會》《正韻》古(koo2)況(hong3)切,𠀤音㤮(kong3)。《說文》也。《玉篇》惑也。
順便講「」ㄏㄢˋham3《廣韻》《集韻》;下(ha6)闞(kham3)切,酣去聲(ham7)。《說文》誕也。《廣韻》誇誕, 按誕也當作誇也。譀與誇互訓。 教育部收兩詞:ham3-koo2 跟 hàm-kuā-kuā或 ham3-kuah-kuah 前者「譀古」很OK,但後者「譀呱呱」就不敢苟同了。呱呱,為狀聲詞,但是「譀」不是動詞,而是狀詞,故應該是屬於ABB句型,AB互為同義複詞。 古字,「譀」與「誇」互訓,故此句應該是「譀誇誇」。又《廣雅》誇誇,切切也。切切,深切也。「譀誇誇」就等於「傷譀啊啦」。
最後,終於要講到今天的標題,「語虛誕」,等同現今台語的「ue7-hoo2-lan7」教育部字典避諱只有收「hoo2」音為「唬」字,有人寫「畫虎卵」,是因為tan7訛音成lan7(tㄉ,thㄊ,lㄌ,nㄋ為同位音)而造成的諧趣詞,正字應該是「話虛誕」或是「話荒言」。
總整理:
  1. 台語「說夢話」:ham3-bin5 「謊(荒)眠
  2. 台語「子虛烏有」:荒ham3唐無影宋
  3. 台語「胡說八道」:ue7-hoo2-lan7 話虛誕,話荒言
  4. 台語「太誇張離譜」:ham3-kua7-kua7 譀誇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