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7日 星期六

出死線1-3節

1-3 Chhn̂g-chêng Ê Chê-bî-thûi
Hit-nî 2goeh8 26 ji̍t, chhoah han-chû ê sî, chháu-po͘ tng-teh kheh kam-chià. O͘-môa kap thô͘-tāu siu-sêng liáu, peh-thn̂g kái kúi-nā cha̍p lāu. Kó͘-chá ê lāu, sī chhin-chhiūⁿ tâng-cheng tiàu-tò ǹg, téng-bīn khoah, ē-té chiam, kóa 1-ê khang. Sī ēng po̍h-po̍h ê thô͘ khì sio, chhin-chhiūⁿ hiā ê sek-tī, chha-put-to ū am-kng hiah-kôan hiah-tōa.

床前ê() 齊眉槌
Hit()年2月26日,chhoah()蕃薯ê 時,草phō͘ ()tng() teh ()kheh(夾,硤)甘蔗。烏麻 kap(佮,合,共) 塗()豆收成了(liau2),白糖kái幾若十lāu(漏,𥕟)。古早ê lāu,(漏,𥕟)是親像銅鐘吊倒向,頂面闊,下底尖,kóa() 一個孔。是用薄薄ê塗去燒,親像瓦ê 色緻,差不多有am()缸hiah()懸(高「漢義」)hiah()大。

  1. 礤床兒: 礤ㄘㄚ ˇ: 一種把蔬果刮刨成絲的廚房器具。在木板或塑膠板等中間釘嵌一塊金屬片,片上製成許多小窟窿,使翹起的鱗狀邊緣成為薄刃片。tshuah蕃薯,是tshuah番薯簽tshiam(「纖」義)。礤,本是名詞,在此當動詞用。
  2. 草phō͘(廍ㄆㄡ ˇ):糖phō͘的另外一種講法,斯當時,製糖所多為草寮故名。
  3. 塗,有「泥」的意涵,多指含水的土。教育部建議用字,民俗用字,其實單用「土」字,音義皆通,何不採用?!
  4. 「kheh」: 「𤲍 甲+夾」《字彙補》下甲切,音轄。相著也。(教典用字)->字義跟「夾」一樣,不如直接用「夾」字,台語說人很多,人擠人,叫「人kheh人」,寫「人夾人」也能會意(王康旻)!台語有句「儂𤲍甲會出汁[lâng kheh kah ē tshut-tsiap]。」差可比擬,中文也有「夾磨」一詞。另有人寫「硤」,字義:地名,山名,通「峽」,是擴充釋義,台灣地方誌內多採用此字,屬於增義用字。(吳坤明)!kheh甘蔗,就是擠壓甘蔗汁。
  5. kái 字,不明,發此音的字計有:改,骱,解。
  6. 《安平縣雜記》: 剝蔗尾之人,以牛婆管理在蔗園運蔗入廍硤糖,每𥕟毛一百五十筋,除二十五筋,實糖一百二十五筋。 《噶瑪蘭廳志·卷六》: 初硤蔗漿,半多泥土,煎熬一次濾其渣污,再煮入於上清,三煮入於下清,始成黑糖,亦曰沙糖;乃入𥕟 (lau7)待其凝結,用泥封之,半月一易,三易而後 lau7:𥕟:《台灣縣志》 糖:砍蔗研汁,煮而成糖,裝在𥕟中,其色微黃;覆以泥土,遂變成白。再煮堅冰,又名冰糖。 糖漏是臺灣清朝土法製糖的重要容器,形狀呈圓錐形漏斗狀,口大底尖,口緣有闊邊,便於提取,最下方有一圓孔。全為橙色素燒泥質陶,不夾砂也不上釉,以手拉胚成形。最早記載在康熙56年周鐘瑄撰《諸羅縣志》
  7. 懸:形容高聳, 陡峭。 懸從縣音,中古漢音,kuan5。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六》: “自 獅林 西陟其嶺, 即可望見絕頂西懸。” 清 顧炎武 《居庸關》詩: “ 居庸 突兀倚青天, 一澗泉流鳥道懸。” 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卷二: “樓駕三重, 崖懸百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