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漫漢,漢漫,顢頇,頇顢,憨慢。

北齊書,楊愔傳: 「其聰記強識,半面不忘。每有所召問,或單稱姓,或單稱名,無有誤者。後有選人 魯漫漢 ,自言猥賤,獨不見識。愔曰:「卿前在元子思坊,騎禿尾草驢,經見我不下,以方麴鄣面,我何不識卿?」漫漢驚服。又調之曰:「名以定體,漫漢果自不虛。」
連橫的台灣語典,記載台語的「han5-ban7」一詞,舉以上書證,但事實上將「漫漢」誤載為「漢漫」,並以此以為是台語「han5-ban7含慢」的正字。亦名「頇顢」。 「漢漫」一詞,字典確實有,見
《揚子·方言》 《揚子·方言》漢漫,懣也。朝鮮洌水之閒「煩懣」謂之「漢漫」。
故「漢漫」為一方音字,但卻是「煩懣」的方音,而非「顢頇」的倒語「頇顢」,當時楊愔所言,「名以定體,漫漢果自不虛」,應該是連名帶姓調侃了「魯漫漢」這個人,「魯,愚鈍,漫,慢也惰也」。而台語「han5-ban7」的語感,確實符合當時的語境。而我們所熟知的「顢頇」一詞,在唐朝還是本義,形容大面貌。一直到明清,才有「不明事理,糊塗行事,無能」的意涵。 兩者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但卻是完美的交會在時空中的同一個『音』上,古人使用倒語,非常普遍,尤其用在戲謔,調侃,猜謎等情境,「漫漢」變成「漢漫」,或者「漢漫」講成「漫漢」,最後成為口語,口語,再假借成「顢頇」音,歪打卻正著,或者兩者根本風馬牛不相及,卻讓連橫,私心裁剪成台語的「han5-ban7」,也說不定。 「han5-ban7」,在口語下,受合口b的影響n會向後同化成m,變調發 「ham-ban7」。 而ham一音,也可以理解成「」字,以「憨慢」一詞來解析,亦所言在理,不過中文的「憨」字,為唐朝人口語,「太憨生」,較常用在形容小兒,女子的樸質,嬌媚。如「憨笑」,「憨態可掬」,「嬌憨」,「憨頑」。其餘比較中性的用法,剩下「憨厚」,「憨直」兩詞,前者沒有相對的台語,後者有,但是叫「gong7-tit8」,不是「ham-tit8」!(註:中文詞內也有「戇直」,「愚直」等詞,所以這個gong7字,「戇」,「愚」都有可能!)
台語還有哪些字,詞,可以表達笨,呆,拙呢?
(一)tai7,就是呆,獃
(二)gai5,
(三)pun7,笨。
(四)tshi,癡,痴。
(五)khong-khong,悾悾,「悾」:枯公切, 音空。誠也,慤也 ,慤:謹也。从心聲。苦角切 ,此字可能是「」的假借音字。中文詞還有一個「倥侗ㄊㄨㄥ ˊ」, 「童蒙無知的樣子」。漢·揚雄〈法言·序〉:「天降生民,倥侗顓蒙,恣乎情性,聰明不開。」 ,台語相對字詞,為tong3-gong7。這兩個字,可能都是由「戇」字聯綿疊韻而來,「戇」字的中古漢音很多,有「 tong3, hong3, hong7, kong3, thiong3, ham3 」, kh-, k-, g-都在同一音組,牙根音,可為互換。
傻傻的、呆頭呆腦的。例:伊是發生啥物代誌,哪會按呢悾悾?I sī huat-sing siánn-mih tāi-tsì, ná ē án-ne khong-khong? (他是發生什麼事情,怎麼會這樣傻傻的?)  (六)gong7:戇,愚
tòng-gōng 侗戅  釋義 1.愚蠢無能呆笨。例:毋去學一个工夫,規工坐佇遐,直直侗戇去。M̄ khì o̍h tsi̍t ê kang-hu, kui kang tsē tī hia, ti̍t-ti̍t tòng-gōng--khì. (不去學個本事,整天坐在那兒,越來變得越笨。) 2.笨蛋。愚蠢、呆笨的人。例:隱痀的交侗戇。Ún-ku--ê kau tòng-gōng. (駝背的人結交愚笨的人。比喻物以類聚。)
(七)kham2-kham2,這字是「ㄎㄢ ˇ」kham2,食未飽,「歁ㄎㄜ ˋ」kham,意未滿,,第三個意思,中古漢音讀khap,癡貌,此音的舒聲音也是kham。此字,是由「甘」,「匹」,「欠」所組成,甘+匹=「甚」,字典釋義,尤安樂!很樂,引申「很」,「極」的意思,那再多加一個「欠」,就是「不安樂」,所以字典的釋義是「不自安」,這個字,要跟「儑ㄢ ˋ,ㄢ gam7,gam5, gap8」字,組合成疊韻聯綿詞「歁儑」,才有意義。而「」字是訛寫字,實際上是「ㄒㄧㄢ ˇ」+「」字。一樣,「㬎」是明也,顯也,再加一個「欠」,就是「不明」,引伸為「不慧」,也是「癡」的意思。這兩個字,互訓互用,兩者都可以有「不慧」,「不自安」的意思。何謂「不自安」呢?來看兩個例文。
《荀子•不苟》論君子與小人之異:「小人則不然……通則驕而偏,窮則棄而。」 儑,是謂:不著事,不著事,就是不做事,好聽一點就是,閒散,放浪形骸,不好聽就是就是自暴自棄 。 人一但失意,就會失志,失志,就面目無神,痴呆狀,故也引伸為「痴呆」。一個人的臉面,可以看出是否精明或癡愚,台語說,「人呆,看面就知!」,由這裡也可以驗證,前段所言的「顢頇」,兩個字都是「頁」部,原意是「大面貌」,平平的,大大的,頭無毛,多為小兒頭貌,引申為不慧之人,故有「頇顢han5-ban7」一詞。
二遊詩 其二 任詩(唐·皮日休) 任君恣高放,斯道能寡合。 一宅閑林泉,終身遠囂雜。 嘗聞佐浩穰,散性多(人+沓thap)。 歘爾解其綬,遺之如棄靸
這詩,是說一個人性情高雅,與官場爾虞爾詐的氛圍截然不合,毫不吝惜的,很快就辭官歸隱,做一個閒散自在的人。
(八)gam7-gam7, gam7-bin7,儑儑,儑面
責罵人因無知或不識趣而做出不適宜的蠢事。例:你有夠儑面,遐爾懸曷敢跳落去。Lí ū-kàu gām-bīn, hiah-nī kuân a̍h kánn thiàu--lo̍h-khì. (你真不知死活,那麼高也敢跳下去。)
(九khoo3-khoo3: 怐怐。 丘侯切。《玉篇》怐,愚貌。《楚辭·九辯》直怐愗以自苦。
1.呆、傻。形容人腦筋單純,不聰敏。例:你哪會一个怐怐?袂曉轉踅一下!Lí ná ē tsi̍t ê khòo-khòo? Bē-hiáu tńg-se̍h--tsi̍t-ē! (你怎麼會那麼愚直?也不會轉圜一下!) 悾悾、歁歁 2.心不在焉。形容人心思不集中。例:做你激怐怐無要緊!Tsò lí kik-khòo-khòo bô-iàu-kín! (沒關係!你儘管再裝得心不在焉!)